“發現自己還真是很喜歡武漢小吃。前不久做過《熱干面丨在家“過早”,熨貼!》以及《中國式飯團丨糯米包油條》,也寫了《兩只鴨子丨附鑒定方法》,而這篇之所以稱之為中國式飯團(二),也因為有糯米包油條在先。很巧,這豆皮中的主要食材也是糯米。
豆皮是武漢的傳統小吃,幾乎是和熱干面、周黑鴨齊名,提起武漢特色美食,幾乎都不會落下它。老武漢人都知道的老字號是“老通城”。其實在研究豆皮皮面做法的時候,就發現,這和我們黃陂豆絲(武漢市黃陂區的三大漢族傳統小吃之一)的做法一樣。一查,原來豆皮還真是由一位做豆絲的廚師發明的。:)
豆皮的制作包含三個部分,豆皮皮面,糯米飯和澆頭”
五花肉放入水中,用八角、桂皮、香葉、姜片、料酒鹵至熟透,涼水洗凈后,切丁;
糯米用涼水浸泡一夜,放入蒸籠蒸熟備用;
浸泡是為了易熟,而且會更糯;
用蒸籠、紗布而不是碗或者電飯鍋,是為了過濾多余的水分,整出來的糯米會呈現完整的顆粒。
將香干、香菇、榨菜、姜、香蔥切丁;
鍋內放油,依次放入姜、香菇、香干、肉丁、榨菜煸炒,放入適量鹽、老抽炒至入味,關火,撒如1/2的蔥花。澆頭制作完成。
在有一些食譜是用生肉丁直接和食材進行熬制制作澆頭,這個根據個人習慣就好。
綠豆粉,大米粉,面粉混合放在碗中,加水制成米漿,達到用勺子舀起米漿成流線狀,加入適量鹽;
準備一個雞蛋,打散備用;
不粘鍋擦油,倒入米漿,抹平成一個餅形;米漿成形后,翻面,刷上一層雞蛋液;雞蛋液成形后,刷一層食用油,翻面,暫時關火;
在皮面上鋪蒸好的糯米飯,用勺子壓平;再鋪上一層澆頭;
配料放在豆皮上時,不能鋪滿豆皮表面,而要周圍留有一定空間,以方便整形。
整形時,把周圍的留白部分折起,形成一個方形蛋皮盒子。
折好方形蛋皮盒子,翻面,澆頭向下,亮出蛋黃色的皮面。起鍋,切塊,開吃。
翻面,或者起鍋的時候,為了讓皮面保持完整,可以用盤子蓋住豆皮,再整個翻到如盤子,來回幾次,就得到自己想要的那個面了。
綠豆米漿,用綠豆、大米浸泡磨成漿更好。
墨西娘,美食、生活方式撰稿人,不定期分享美食、旅行及生活趣事。微信公眾號:lvyinposuo(或搜索墨西娘),微博@墨西娘。個人微信:guangyingji 添加請注明來源
武漢豆皮丨中國式飯團(二)的討論
琉璃扣
[提問求解]這個肯定好吃啊!!!!
與愛絕緣
[提問求解]這個味道肯定不錯啊
與愛絕緣
[提問求解]看著很不錯的樣子!!!
桃糖
[提問求解]看著很是誘人
孩媽妮妮
[提問求解]應該很好吃,改天試試
塵暁
[提問求解]我還挺喜歡這個的